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中,很多用户经常会遇到一个棘手又常见的问题:电容器组的断路器突然跳闸了。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用户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赶紧合上闸,恢复送电,保证功率因数达标!”那么,断路器跳闸后到底能否强送电呢?
一、断路器不会无缘无故地跳闸。它的每一次动作,都是一个重要的“报警信号”,告诉我们系统可能出现了问题。常见的跳闸原因包括:
1. 内部故障:电容器内部元件击穿、绝缘老化、渗漏油等,导致电流异常或形成短路;
2. 外部短路:连接电缆、母线、熔断器等部位发生相同或相对地短路;
3. 系统电压异常:电网电压过高(如操作过电压、雷击过电压),超过了电容器的耐受极限;
4. 谐波谐振:系统中的谐波与电容器组发生谐振,产生巨大的谐振过电流和过电压;
5. 保护误动:继电保护装置本身故障或定值设置不合理,导致误判断而跳闸。
二、强送电的后果
1.故障扩大化:如果电容器内部已经存在击穿点,强送电会使故障点瞬间通过巨大的短路电流,可能导致电容器“爆炸”或起火,造成设备永久性损坏。
2.引发系统性事故:单个电容器组的故障可能通过强送电而扩大,波及到与之相连的母线和其他运行设备,导致越级跳闸,造成更大范围的停电事故。
3.人身安全威胁:电容器爆炸、起火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飞溅的碎片和高温电弧对现场及附近的人员构成致命的人身安全威胁。
4.冲击电网:电容器在送电瞬间会产生巨大的合闸涌流。如果是在故障状态下,这个涌流会异常增大,对电网造成剧烈冲击,影响电能质量和其他用户的正常用电。
由此可见,电容器组的断路器跳闸后是不能强送电的,这样做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还会导致电力系统及电容器组进一步损坏。用户需要根据安全放电、分析处理并针对不同问题进行解决,即可解决问题。